恒泰博远,专家级研发软件定制开发公司,为企业定制营销、办公、管理软件 在线咨询 :
咨询电话:010-82969001

谁被“绑架”,微信和生活

来源:http://www.hengtaiboyuan.com 作者:恒泰博远 时间:2015-11-06

[摘要] “你生活中跟谁打交道最频繁?”“微信。”答案有些不可思议又在意料之中。有数据表明:55.2%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,25%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。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,微信成为一天的开始、一天的陪伴和一天的结束。微信的出现让人们的沟通更加便利,也加剧了信息泛滥,人们在分享快乐的同时,也产生了过度依赖的烦恼,很多人不禁感慨:生活被微信“绑架”了。关于微信,近来为此引发的各种话题不断,在烦恼的同时您是否想过,这样的生活该如何调适?

 

  

  “你生活中跟谁打交道最频繁?”“微信。”答案有些不可思议又在意料之中。有数据表明:55.2%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,25%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。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,微信成为一天的开始、一天的陪伴和一天的结束。微信的出现让人们的沟通更加便利,也加剧了信息泛滥,人们在分享快乐的同时,也产生了过度依赖的烦恼,很多人不禁感慨:生活被微信“绑架”了。关于微信,近来为此引发的各种话题不断,在烦恼的同时您是否想过,这样的生活该如何调适?

 

 

  调查

 

  过度依赖“微信”带来烦恼多多

 

  烦恼之1

 

  垃圾信息充斥朋友圈

 

  有网友调侃:“这年头作为一个社会人,如果你还没自己的朋友圈,没加入哪个微信群,简直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。”然而,随着好友越加越多,不少网友又开始头疼,为啥一清早打开微信朋友圈,充斥眼球的不是代购、直销,就是集赞、心灵鸡汤。

 

  “刚玩微信还觉得挺好,就这两年开始,微信越来越商业化。”市民陈先生说,他交友比较广,微信好友涉足各行各业。然而现在朋友多了并不一定是好事,一打开朋友圈,各种各样的广告、代购、宣传占了一大半。“有时候真想屏蔽了,可这当中有不少是自己的好友,又不想做得这么过,只能硬着头皮快速刷过去。”陈先生说,他是搞软件的,加了一些技术群,本想大家能好好地讨论技术,没想到一些人又开始借此卖起了广告,一打开群,200多条未读消息,一半是广告,特别让人烦。

 

  “我最反感的是要转发投票。”网友“叮叮”对朋友在朋友圈要求转发投票厌烦不已。她说,有时候你根本不认识也不了解被投票的那个人,就被朋友“逼着”投票。最可恨的是,投票之前还得先关注了才能投,无缘无故就关注了一些没用的东西,回头还得删。“虽然只是动动手指,但也占了不少时间。而且与朋友间的互动变成了‘帮我点个赞’、‘帮我投个票’、‘帮我转发下’……”“叮叮”认为,时间长了,甚至感觉与朋友间的感情都被商业化了。

 

  烦恼之2

 

  徒增人情负担

 

  微信,兼具实时对讲、发图、群聊等多项功能,便利了沟通,却也加剧了信息泛滥,在得利同时,大家也无可避免地存在着过度曝光的烦恼。

 

  “现在扫一扫已经基本代替交换名片了。”市民邓女士说,互加微信是继交换名片之后,认识新朋友时的“固定动作”,她的微信好友有200多个,其中一大半是因工作认识的。“微信的确方便了工作上的沟通,增加了工作效率,但同时也给我的生活增加了负担。”邓女士说,现在工作上的合作伙伴随时都能联系到我,有时候人家让帮点小忙,又不好拒绝,可正和家人聚餐的时候收到这些,感觉自己随时随地都在上班。

 

  与邓女士具有同样烦恼的李先生说,他特别害怕逢年过节,以前就发信息,现在有了微信,除了发信息还得在微信上逐一发祝福,甚至还得适当地发微信红包。“这无形中增添了人情负担,但不做可能会让别人觉得自己没人情味。”他说,另外,在微信朋友圈里难免加了不少上司,所以平时发朋友圈都小心翼翼的,生怕说错了一句话影响自己的形象;可又不能完全不说话,还得适时地评论回复,让别人觉得你是在关注人家。“总之挺累的,朋友圈说白了也就是个人情圈,是需要经营和维护的。”他笑着说。

 

  烦恼之3

 

  总有一两个人不合群

 

  微信上群聊的功能把不少许久未见的老同学、老朋友聚在了一起。“相见之欢”的同时,也衍生出了万般的烦恼。50岁的市民李女士因为微信得以与20多年前的老同学联系上,但微信群里总有一两个人因为小事斤斤计较,让李女士觉得很不舒服。“比如发红包接力游戏,有些人违背规则,其他人有意见,就公然在群里吵起来。还有些爱开玩笑的人和很爱面子的人也常因为小事在群里吵闹。”李女士感慨:“20多年过去了,大家都变了。”

 

  除了同学群,像一些公益群、辣妈群、班级家长群,因为意见不合而退群的情况多有发生。家住河南岸的黄女士孩子11岁,上小学五年级,教师在学校里给孩子布置作业后,也会在班级家长群里发上一份作业清单以此让家长督促孩子完成,但黄女士觉得总有那么一两个不识趣的家长每天都在群里发广告。“让她退群似乎也不太可能,有人也提醒过在这个群不要再发布类似广告,可惜劝不住。”黄女士说。

 

  正在惠州学院读大三的小念也有玩微信的烦恼。“自从教会爸爸妈妈如何操作使用微信以来,他们自行建了一个讨论组,把家里许多亲戚都拉入群内,然后时常发布一些“养生”的常识。

 

  烦恼之4

 

  想退却不好意思退

 

  无论是遇到志趣相异产生不合还是因为垃圾信充斥,最激烈表达不认同的方式是退群。记者以“你有想退群的冲动吗?”“你退出过1~2个微信群吗?”为问题随机调查20个市民。其中70%的市民认为经常有退群的冲动,二成的受访市民则经历过“退群风波”。一部分人认为,退出有时候会变成一种心理游戏,以展示人缘乃至人品的好坏。“你退群了,没人拉你回来,你的人缘是不是太差?别人不停地拉你回来,你一直拒绝,是不是人品有问题?”

 

  但绝大多数人会采取“沉默”的退出方式。这个“退出”并不是真的退群,而是在一个群里,形同不存在。留有一点儿兴趣的,可以继续围观;完全没有兴趣的,看都不会看。只将微信群的“新消息通知”关闭,它的存在就只是微信上一个群存在,至于别人说了什么,都无关紧要。

 

  心理专家

 

  微信是生活的延伸和补充

 

  豆瓣上有篇日记这样写道:停用朋友圈半年,看过电影43部,看过书14本,这些电影和书在我身上留下了很多痕迹,但我还真的很难回忆起刷朋友圈在我身上留下的痕迹。面对繁杂的信息冲击,人们应该怎么做才好?

 

  专家认为,对待微信的态度和对待生活、工作的态度是相似的。微信上发生的事,依然遵循着生活本来的规律。“朋友时常在朋友圈里打广告,其实可以采取屏蔽的方式去拒绝自己不需要的信息,很多人认为会对朋友不好意思,但实际上,生活中各取所需,可以告诉朋友:“我不需要朋友所‘发’之事,但并非不要朋友。”“假期与家人团聚时分,却从微信上收到上司发来的加班通知。有人会因此恼怒微信的快捷便利性,遇到这样的事情,其实并非是沟通软件的问题,即便没有微信,该来的通知或信息也会通过电话、短信的方式传达。蔡宋华认为人们应该一分为二看问题,在微信带来便利的同时,必然也会衍生或多或少的烦恼。微信上处理人际关系其实就是生活中的一个缩影,毋宁将其看作“第二生活”,是第一生活的延伸和补充。

 

  微言微议

 

  经常转发心灵鸡汤、励志文章的最讨厌,甚至有些人常把朋友圈当成许愿池,动不动就是为了爸妈二转、为家里有龙蛇马属相的人转起来诸如此类。”

 

  ———网友“流光溢彩”

 

  时常被一些做微商的好友莫名其妙地拉入一个谁都不认识的群聊里,在这个群里别的微商又要求加为好友,感觉这些做微商的在共享客户,当然是果断退群。”

 

  ———网友“黑麻麻”

 

  信息干扰的问题已不是什么新鲜事,传统媒体也存在这种问题,新媒体把这种问题更加强化了。要解决信息干扰,用户需要懂得对它进行优化管理,比如合理使用屏蔽的功能。”

 

    关注恒泰博远官方微信,即可免费体验微信定制功能,HTML5营销游戏和场景应用,以及免费的微信企业号功能使用     

       想免费体验微信企业号,无需注册微信企业号、无需安装APP、也可体验,关注恒泰博远官方微信后,点击-企业号-快速体验,输入相关信息,即可免费体验。      

      恒泰博远为助力企业发展,旗下微赢企业号平台,所有功能免费用。想要开通企业号功能使用,请拨打:010-82969001